
我國地下管線的家底 “每個事故點附近都有一臺挖掘機”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8-14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管線自身的老舊、腐蝕是元兇之一,但并非管線事故主因。地下管線委員會統計的典型管線事故中,因管線自身問題引發的事故占比僅約一成,逾七成事故是由自然原因、外力蓄意破壞、第三方施工等外部因素所致。
我國地下管線的家底 “每個事故點附近都有一臺挖掘機”
【概要描述】管線自身的老舊、腐蝕是元兇之一,但并非管線事故主因。地下管線委員會統計的典型管線事故中,因管線自身問題引發的事故占比僅約一成,逾七成事故是由自然原因、外力蓄意破壞、第三方施工等外部因素所致。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8-14
- 訪問量:0
我國地下管線的家底
“每個事故點附近都有一臺挖掘機”
管線自身的老舊、腐蝕是元兇之一,但并非管線事故主因。地下管線委員會統計的典型管線事故中,因管線自身問題引發的事故占比僅約一成,逾七成事故是由自然原因、外力蓄意破壞、第三方施工等外部因素所致。
以城市地陷事故為例,事后原因鑒定往往說地下管線泄漏所致,“但究竟是地下管線泄漏引發了地陷,還是地陷砸斷了管線,其實不好確定。”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陳昌彥說。
可以肯定的是,第三方施工是造成管線事故的首因。在地下管線委員會統計的75例典型事故中,因第三方施工所致的案例有40起。原廈門市城建檔案館副館長林廣元曾多次第一時間趕到地下管線事故現場,“幾乎每個事故點附近都有一臺挖掘機”。
以燃氣管線為例,《城鎮燃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從事敷設管道、打樁、頂進、挖掘、鉆探等活動時,建設單位應當查明施工范圍內地下燃氣管線的相關情況,并與燃氣經營者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現實并非如此。2008年哈爾濱市曾發生14起燃氣管線挖斷事故,其中九,起事故的責任方施T單位未知會燃氣公司,更遑論制定保護方案。
事實上,即便施工單位有意摸清地下管線的走向,但“哪條管子在哪,方向是怎么走的,許多城市連這個家底都還沒有”。
2004年頒布的《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建設單位在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到城建檔案管理機構查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線工程檔案。而城建檔案管理機構應當繪制城市地下管線綜合圖,建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
地下管線委員會的統計顯示,我國目前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城市數量總計為253個,尚有逾60%的城市未進行地下管線普查。
政府高層對地下管線不可謂不重視。早在2005年前后,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兩次批示,要求建設部牽頭對城市地下管線統一規劃和地下管線檔案信息共享問題進行調研,抓緊制定《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和組織進行地下管線普查探測。2011年初,6位國務院參事專門向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匯報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問題,溫家寶批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城市地下管線管理。
但從地下管線委員會的統計結果來看,典型管線事故發生后,展開問責并將結果公布的僅有一成左右,至于從機制、法律等層面根治管線事故的寥若晨星。
綜觀我國目前已發布的法規,除建設部《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管理的對象是地下管線工程檔案外,在其他法規里,城市地下管線只是作為附屬對象進行管理,罰則輕,操作性差,約束性不強。
與國家層面的遲遲未動相比,少數地方城市已先行覺醒,并開始送到甜頭。目前,長沙、紹興、廈門、昆明等地已經設立了獨立的地下管線管理機構或通過了地下管線地方立法。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阜石路166號洋大廈1113室
郵編:100043
企業郵箱:cst@cstndt.com
銷售郵箱:sales-cst@cstndt.com
技術郵箱:tac-cst@cstndt.com

掃一掃,關注我們公眾號